突然想给自己写点什么。是关于开始接触写作以来慢慢的体悟。
接触写作——或者说,写小说是2005年末的事情。有一股提笔写小说的冲动,所以就认真地拿来纸笔,写下我这一路来最不堪回首的短篇小说。写的是爱情,有些不知所云——我知道那是因为我看多了小说,不过是凑热闹的心情。后来我将之输入电脑,大略修改后列印出来拿给二伯母看。她读了以后(或许没读?)鼓励我多写,让我受到莫大的支持,也逐渐往这条路而去。
真正开始受到鼓励的是2007年,我升上初中,踏入中华。然后在老师的鼓励下参加了一个比赛,后来莫名得了三等奖。实话说,那时候是惊大于喜。广播我的名字的时候,我还有些惊讶的。
接着开始提笔,写小说。当然,那时候我是幻想得太多了,总想着不切实际的事情——请原谅一个还没脱离孩童时期的孩子。第一次写小说,准确来说,第一次草草把小说结局,是在2007年。当然,如今在我看来还是不堪回首的事情,非常糟糕。
初二开始知道所谓的同人小说后,便也有样学样地开始写起全职猎人的同人小说了。从发在论坛上转而改为发在小说网站上,但是没有读者。这是一个写手最不希望的事情,没有读者留言,没有读者收藏,自己写的文章没有得到回响。所幸当初还有拉几个网友去看,他们也算是很有义气了。
如今看过去当年的我——实话说,也不过两年前,发现太多太多问题了。尚且不说文风,我的语文底子比起中国人和台灣人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。所以总是被批评的居多。只是教我讶异的是,我都认真地一再重看别人对我的批评与建议,然后改进,再改进。
曾经看过部落里几个初二的孩子写的小说,呵,这也和当年的我一样啊——所谓上帝视角、童言无忌、不想大纲、想写什么就写什么,一切都归咎到灵感上了。其实写小说不是如此的,你总要有个框框,然后再往里头添加一些有趣的情节让你的人物丰富起来吧?我甚至知道,有些细心的人会给他们的人物添加许多背景,设定许多许多,不过未必都要告诉读者。你总不能直白地对读者说:这个人是怎么样的个性怎么样的人,应该怎么做吧?小说,就是把人物的个性一个一个地灌入读者脑海里。
举个例子:A是一个很帅气的人,许多女孩子都为他着迷。
再举另一个例子:“大家早~”A踏入校园,对周围几乎是清一色的女孩们打招呼。尖叫声此起彼落。
“啊!A对我笑了!”一个女生尖叫着。
“哪是!明明是对我!”另一个女生不满地反驳着。其他人也七嘴八舌地讨论起A来。
我承认,这个例子是蛮脑残的,不过按照我多年前看小说的经验,校园小说一般都是如此。所以,看看,哪个会更吸引你看下去?你想看具有描述性的,还是只是课本式的小说?他们的模式就是——男的很帅,女的未必很美,女二号肯定很美而且很喜欢男一号所以每次针对女一号。嗯,来来去去就这样,不腻也难。
所以,本质上来说,还是创新。有创意,但是又合情合理。
再另一个方面,基础要打好。比如说你的用词,不要重复拖沓的,要有一些不繁复的词语。这个还是我自己的问题,所以也只能略提。那些词汇未必要深奥,但是切记要使用你明白的词汇,不要用一个你不明白根本意思的词来写文章。毕竟,这样的话一开始你就不明白你在写什么了。
人物和情节在小说里都很重要。其一,你人物不好,有再好的情节也很难衬托。其二,你情节不好,人物再怎么有趣也没办法吸引人继续读。所以两者是必须共存的。
写这个帖子是因为看了几篇小说忍不住想说一说。当年我是因为有善写会看的人指点才能有今天的我。要知道,我还是在努力着,等待有朝一日能写出好小说的。如果打一开始你就遭受打击的话,那还不打紧。重点是你有没有去想办法补救,想办法增进,让你自己进步。当你有一点点的进步的时候,受到称赞的你会得到莫大的鼓励的。
我个人推荐想写小说的人可以到网上找一些资料,比如说如何写小说等等的。我打开始写小说的时候就不断地查询着资料,至今那些资料被列印出来了,我的文档倒是不知去向了。不过,说实在,我还是经常性地会去重看那些资料,避免犯了里头所说的错误。
当然还少不了一个重点——你写小说,就必须虚心接受意见。只是接受意见的时候你要清楚哪个是对的哪个是故意找茬的。谓之明察秋毫吧。意见固然要接受,但是你不能每个人说什么你就做什么——否则这样你就会变得有些焦躁,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。想清楚你要写什么,除非是好的建议才认真地思索他们说的不足,要不就全盘接受但是学会过滤那些意见。
我不清楚这些算不算写久就了解的,但是其实很多时候你会以为你写得很多了就忽略了许多小细节。小细节不搞好,何况是大体呢?嘛,就说到这里吧,我想太长的话没几个人想看了。-w-
20# Ran
小RR(為什麼要重複字尾)
我仍然很仔細的看了你轉發過來的那些文字
對於這些文字我想加分但是我權限不夠所以我↓
給你個讚。(被打)
不過基本上就連惡意的批評我也會接受,依照他所說的 ...
空貓 發表於 2011-10-19 22:19
歡迎光臨 御見我 (http://pinkcorpse.org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