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2268|回復: 12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大家覺得孝順這個詞如何

[複製鏈接]
1#
發表於 2017-8-20 13:30:39 | 顯示全部樓層
孝順是華夏民族一個非常濃重的文化特點,大致上是認為,父母含莘茹苦扶養孩子,孩子應當善盡父母年老後的照顧;後被認定為社會安定的一個重要環節,當每個家庭發揮各自功能時,從家庭人倫乃至社會人倫便會較為健全(大多狀況如此,但不是一定)

然而某懶懶認為孝道是為人的基本,但是是架構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先決條件下,其實樓上的很多大大都有提及,孝順不是讓父母張揚跋扈的免死金牌,關於這點,孔子論語中也有提及相關論點,大概大概作個小小小的回應:

>家暴怎麼辦?

小杖則受,大杖則走。  #大家應該很熟,某懶就不多贅述降低大家智商
(先決條件:受害者要有能力判斷及奔跑)<但孔子似乎並未提出相關作法,只提了個概念

>孝就是要百依百順?
君不君,臣不臣,父不父,子不子 #語出於論語顏淵十二,雖然是齊景公說的,但就我自己的解讀也是同樣,孔子的意思是,當每個人應盡到自己的職責時,天下就會安定。父母也有父母的職責,當父母失職時,所有的關係就會崩亂。
(討論點:好筍出歹筍怎麼辦?如何校正父不父子不子的亂象?怎麼樣判定父父子子的標準?)


>孝的觀念在春秋戰國便已成形,但各家對於孝的觀念各有不同,例如:墨家提出以愛親利親為己任,孝也(孝不必圖回報。)而呂氏春秋、韓非子(法家)都有對於孝也有另外的著書論述。後至漢代,皇帝們更是推舉"孝行"。所以現在很多人認為孔子提出了孝,但其實不明白孔子提出的孝,和現在理解的不大一樣,(個人覺得到後來是有點無限上綱了,被扭曲解釋)

所以某懶認為,只要先決條件充足,孝行是為人的根本
以上論述或有不周,歡迎討論WWWWW
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快速回复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