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 | 
 
| 本帖最後由 tho2350191 於 2012-4-1 14:13 編輯 
 好久沒在御論分享自己的作品了,這次心血來潮就決定把最近一次的作品分享上來w
 
 不知道是否有人有看過我以前的作品,或是我這個人(畢竟消失一段時間了)
 
 我只知道從以前到現在我在御論分享的文章也不算少了。
 
 雖然我依然默默無名,但我還是抱持著想把美的事物分享給大家的心態來分享作品。
 
 不論我的作品被喜歡與否,希望大家能給這個想法一點肯定囉(笑)
 
 那麼現在就來分享最近剛出爐的新詩:尋
 
 
 飄一生浮華若夢 終來到我窗前
 
 輕叩著 叩著佳人語下演替的荷蓮
 
 
 稀疏的岸柳是敲響夕落的鐘錘
 
 回盪的音色便是孟春時江南的雲煙
 
 
 妳眼裡的天涯仍在我心谷載沉
 
 李氏筆下載愁的輕舟我撐竿
 
 妳心谷的路總那麼曲折
 
 我當在那兒迷茫的武陵人
 
 
 也許我尋的始終不是桃源仙境
 
 而是
 
 在燈火闌珊處的妳
 
 以上。
 
 這次想直接省略自評進入寫詩心得談了,我想這應該要從我小六的時候說起。
 
 那時候受了啟發,開始接觸文學,但是年紀尚小,對於文學可說是懵懵懂懂(雖然現在也是XD)
 
 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,開始對文字有種特別的敏銳度。
 
 大概上了國中後,我就開始嘗試寫詩了。
 
 不過並不是寫新詩,而是訪作古代文人的作品,寫出一些”疑似”古詩的作品。
 
 那時候的詩可以說純粹訪作吧,完全沒有自己的東西。
 
 後來省悟了之後,竟然開始寫起了散文。 而且要求自己著重於個人情感的揮發。
 
 於是有某段時間,我是完全不寫詩,而只寫散文的。
 
 (後來也在散文中加入了關懷大眾或是博愛的情感,也有少部分是諷刺社會實況的作品)
 
 在散文中學著如何揮發個人情感,以及把修辭技巧磨練的更加精粹後,我才開始朝新詩發展。
 
 我寫出來的詩文,總是帶點古香,並善長於藉著這種古香,將我自己的情感融入,產生共鳴。
 
 將古人寫出的一些名言佳句或家喻戶曉的歷史典故加入自己的詩中,並給他們另一層新的定義,新的情感,更讓讀者有新的感受。
 
 (這大概是受之前常訪作的影響)
 
 但,我也可以寫不帶任何古氣的詩文,那則是會變成有一種清新灑脫,又帶點天然的氣息。
 
 好比我筆下的:「輕輕牽掛」
 
 (這則是我個人個性所使)
 
 說了那麼多,我想表達什麼呢?
 
 我認為寫詩,重要的是將自身的情感濃縮,用短短的字句將他表達,讓讀者可以細細品味。
 
 而且,必須讓人對字字句句都能產生聯想,讓文章表裡都美。
 
 所以寫詩,需要勤加磨練文詞。 但是,更需要用心去體會生活。
 
 對於生活,如果能有另外一番領悟,自然能寫出好詩。
 
 對事物,如果能有另外一番智慧,自然能用出好詞。
 
 然而這不也是,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應該磨練的功夫嗎?
 
 文學,是一種美。 但多數人寫的詩,不能稱之為文學。
 
 或許太草率,或許沒情感,或許文句不當,或許太簡短。
 
 但大多數,都是用心不足所致!
 
 要寫出詩文不難,難的是寫出好詩。
 
 但我發現,現在有許多人的作品,連詩都稱不上,甚至只是文字的排列組合。
 
 難道,他們並沒有察覺到嗎? 我想,可能是有些人真的不曉得詩的模樣吧(嘆)
 
 每個創作者都想寫出美好,美麗的文章。
 
 不論各種文體,每個創作者都有自己追求的目標。
 
 我已經朝著自己想要的感覺大步邁進了。
 
 各位朋友們,那你們呢? 檢視自己是否用心吧。
 
 然後讓在這的的每個作者,與我一同努力。 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文學吧(笑)
 
 
 柳夏卉  2012�04�01 筆
 | 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