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後由 夜舞漾 於 2010-1-9 13:10 編輯  
 
前言:  
 
這篇小說的大綱前後推翻了幾次,是我至今為止寫過的遊戲劇情小說裡寫得最頭大的。  
 
因為遊戲原作裡作者想要表達的東西太多,其中不少又是很晦澀的概念(比如很多來自印度教、佛教的哲學觀點),再加上一些現在科學上還沒有得到證實的假想。遊戲本身也因為長度關係,很多在劇情連接上甚為重要的前因後果,在遊戲裡只是輕描淡寫地提到,甚至根本沒有表現。 
 
所以我就面臨著二擇的難題: 
是按照傳統的遊戲劇情小說那樣,跟著遊戲流程亦步亦趨呢(這樣劇情小說一般可以兼做流程攻略),還是完全放棄遊戲的流程,自己另起架構呢? 
我思考之後選擇了後者。 
 
原因在於,如果按照前者那樣寫出來,不僅篇幅不夠用,而且會非常晦澀難懂。原作者塞進去的大量概念,如果一一加以解釋,勢必造成滿篇注解,嚴重破壞小說的結構。而如果對這些概念只是寫出來不加以註解,可能讀者看完劇情也不明白這故事到底說個啥。 
 
畢竟小說是小說,不是對於遊戲的再現也無法再現遊戲。 
適合遊戲的劇情結構,也未必適合小說。所以儘管會刪減大量東西,我還是決定另起爐灶來維護小說的結構性。 
 
這篇文每章都試圖解說原作裡的一些概念和劇情關係。 
第一章是改編自官方的外傳小說內容,解說希特和薩弗友情的前因。瞭解這個前因讀者再去看遊戲,應該更容易體會紅髮希特的心境。 
第二章是盡可能向讀者解說遊戲裡關於“業”的概念,和遊戲裡的安吉爾變得痛恨一切的心理動機。 
第三章是盡可能向讀者解說遊戲裡關於“情報”的概念, 
第四章則是交代一下小說裡的主要登場人物(真人薩弗、真人希特、丘比耶夫人,真人安吉拉。安吉爾)最後的下場,算是給小說作個總結。儘管在遊戲裡後面還有劇情,但作為小說體裁這裡就不再繼續涉及了(而且解釋起來很麻煩- -;)。 
 
每個章節的內容,都是對於理解遊戲劇本的主題不可或缺,但遊戲裡嚴重表現不足。 
所以本文也許會讓很多玩過這兩作遊戲的玩家感到失望了。因為“大部分都不是遊戲裡的劇情嘛!” 
即使是遊戲裡有的劇情,臺詞也並非按照遊戲中逐句翻譯,而是根據我自己的理解和小說的需要來加以變化。 
 
所以嚴格來說,這並不是一篇標準的遊戲劇情小說,而是加入了大量我個人的理解,從我的理解來解說原作劇情的文章。有些部分太缺乏資料只能全靠自己想像來補完,性質上已接近同人。 
 
所以這篇小說其實不是“DDS1&2劇情”,而是“我所理解的DDS1&2劇情”。 
 
 
成稿時獲悉,負責DDS1&2遊戲劇本編寫的里見直先生已經離開了ATLUS。…………今後,女神系列也許再也沒有這樣風格的劇本了。因此,這篇小說也是我個人作為一個玩家對於他的紀念吧……  
 
  
 
 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
 
主要登場人物介紹:  
 
 
賽拉:具有用大腦自由操作神腦的空殼裡的超能力的女孩子。被用作實驗的核心。 
實際上是原作里最大的麻煩人物。外貌18歲,生理年齡12歲,但有5年在沉睡中渡過所以心理年齡只有7歲(汗)。 仿照身邊的真人製造了主人公在內的4名AI,因而引發了DDS1的故事。並且無視模特的心情,一律做成“大家都喜歡我!”的聽話的洋娃娃。也因此造成了AI和模特的性格完全不同。 
 
遊戲裡賽拉唱的歌看似有阻止狂暴化的魔力,但根據官方解說這歌其實只有精神上的鎮定作用而已。賽拉支配資料的能力只能在電腦空間裡發揮,所以她也只能在電腦空間裡阻止主人公們的狂暴化。到了2的真實世界裡就沒有這個能力了。 
而官方設定說是賽拉聽安吉爾唱過而學會這首歌 
(所以文中不得不安排安吉爾唱歌的場面,可能的話我是希望永遠埋葬這首歌的……orz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