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864|回復: 5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對相聲的感覺

[複製鏈接]
跳轉到指定樓層
1#
發表於 2014-4-4 19:01:23 |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大家來想想看自己對相聲的感覺是什麼?
期待大大大們的回覆!~

單選投票, 共有 41 人參與投票

投票已經結束

12.20% (5)
34.15% (14)
17.07% (7)
24.39% (10)
7.32% (3)
2.44% (1)
2.44% (1)
您所在的用戶組沒有投票權限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2#
發表於 2014-4-4 20:23:58 | 只看該作者
嗯……对相声……
没什么太大的感觉呢……
反正……马马虎虎就是这样吧……
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3#
發表於 2014-4-4 20:38:25 | 只看該作者
路客覺得那些說相聲的人比較重要吧
若說得再好聽但是沒品位的
就完全失去相聲的意義了……(偏頭)
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4#
發表於 2014-4-5 09:35:47 | 只看該作者
很好笑~
偶爾相聲會給我一些創作泉源
所以我還滿喜歡的!!
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5#
發表於 2014-4-7 15:48:30 | 只看該作者
我覺得是普通,因為我就是說相聲的哪位。
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6#
 樓主| 發表於 2014-4-7 17:54:17 | 只看該作者
5# 御宅女

相聲是一種中國曲藝表演藝術,相聲一詞,古作像生,原指模擬別人的言行,後發展為象聲。象聲又稱
隔壁象聲。

相聲起源於華北地區的民間說唱曲藝,在明朝即已盛行。

經清朝時期的發展直至民國初年,象聲逐漸從一個人摹擬口技發展成為單口笑話,名稱也就隨之轉變為相聲。

一種類型的單口相聲,後來逐步發展為多種類型的單口相聲、對口相聲、群口相聲,綜合為一體,成為名副其實的相聲,而經過多年的發展,對口相聲最終成為最受觀眾喜愛的相聲形式。

相聲在兩岸三地有不同的發展模式。

台灣相聲名人吳兆南猜測相聲源於「隔壁戲」,以布簾子隔開觀眾與表演者,表演者在狹窄密閉空間內
使觀眾看不見他而模仿聲響與不同的人說話。

隔壁戲的壞處在於表演者在簾子內部,無法掌控觀眾情緒與來去,常常表演到尾卻收入不豐或無人給錢。
於是在外增添一人,一方面藉由有人看著就不好意思不給錢的心理,一方面也在內外兩人一搭一唱下使得表演更加豐富。

而因為並非每個人都能模仿如此到位,在內的人就演變為和在外的人一同出現在眾人面前,不再是一裡一外,但仍然保持一搭一唱的形式,故而成為現在的對口相聲模式。

如此猜測並非天馬行空,但亦無任何證據可以證明。


這樣懂了嗎?
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快速回复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